這個單元要來探討的主題是:如何判斷EMA的數據為有效的、可靠的量測?- (7)雙敲擊對FRF有甚麼影響?也是這個系列的第7篇。
參考先前單元:#344,【如何判斷EMA的量測數據為有效的、可靠的量測?- (5)為什麼EMA要敲擊3次取平均?】,摘錄如左上方圖示,統整如下:
1. 以【3W】心法,回顧一下甚麼是EMA「實驗模態分析」(Experimental Modal Analysis, EMA)?包括:Why?、What goals?、How?。
2. 認知量測得到結構FRF的品質是非常重要,所以已經介紹了4個單元的檢查重點:(1) Impact force check、(2) Acceleration response check、(3) FRF check、(4) FRF characteristics。
3. 瞭解影響會影響到FRF品質的因素就是:(1) Applied Impact
force、(2) Measured acceleration
response、(3) Number of Averaging to
get FRF。
4. 「平均次數」(Number of Averaging)取敲擊3次的理由:奇數OK,又有「平均處理」效果,降低敲擊失敗的風險,可以符合【3E】心法:Effective有效的、Efficient有效率的、Economic經濟的原則。
回顧了進行EMA,為什麼要敲擊3次的理由,其次,來看這個單元提問:雙敲擊的FRF可用嗎?也就是對結構的敲擊實驗,量測到的𝒇𝒋 (𝒕)時間波形,有「雙敲擊」(double hit/double impact)的現象,這是不好的量測,NG=No Good/No Go,原則上,「雙敲擊」是不可接受的。
首先,舉例來看甚麼是「雙敲擊」,參閱圖示右上方,有兩個「雙敲擊」的案例,其衝擊力𝒇𝒋 (𝒕)時間波形,出現了明顯的兩個、或三個衝擊波,可能原因:衝擊錘應用的敲擊手感不良,結構本身就很難敲擊出單一衝擊波,或是敲擊實驗中沒能夠排除掉「雙敲擊」的效應,當然,首要的認知:原則上,「雙敲擊」是不可接受的。
不過,如果都已經完成敲擊實驗,才發現有潛在的「雙敲擊」現象,這個單元就針對這種情境狀態,來探討:「雙敲擊」對EMA的量測數據有甚麼影響?
參閱圖示左下方的「EMA量測數據之信號處理」流程示意圖,由量測到的「原始數據」(raw data),分別是𝒇𝒋 (𝒕) 敲擊外力的時間波形,以及𝒂𝒊(𝒕) 加速度響應的時間波形,會進行3種分析,簡述如下:
1. FFT分析:「快速傅立葉轉換」(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將𝒇𝒋 (𝒕) 以及𝒂𝒊(𝒕)「時間波形」(time waveform),轉換為頻率域的𝑭𝒋 (𝒇) 以及𝑨𝒊 (𝒇)「傅立葉頻譜」(Fourier spectrum)。
2. PSD分析:「功率頻譜密度函數」(power spectral density (PSD) function)的PSD分析,係將「傅立葉頻譜」,進行PSD分析,可以取得𝑮𝒋𝒋 (𝒇) 以及𝑮𝒊𝒊 (𝒇)「自身功率頻譜」(auto power spectrum, auto PSD),或是取得𝑮𝒋𝒊(𝒇) 以及𝑮𝒊𝒋(𝒇)「交叉功率頻譜」(cross power spectrum, cross
PSD)。
3. FRF分析:在求得輸出和輸入兩個信號之間的關係,𝑯𝒊𝒋 (𝒇)是FRF「頻率響應函數」(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 FRF),是輸出信號𝒂𝒊(𝒕)除以輸入信號𝒇𝒋 (𝒕),兩者之間的FRF = 𝑯𝒊𝒋 (𝒇)。另外也可求得𝜸𝒊𝒋^𝟐 (𝒇)是COH「關聯性函數」(coherence function, COH),就是兩個信號之間的關聯性。
針對衝擊外力𝒇𝒋 (𝒕)有「雙敲擊」現象,依照原始量測與信號處理的數據,參閱右邊各個圖示,逐項說明如下:
1. 時間波形:𝒇𝒋 (𝒕) 敲擊外力的時間波形為原始量測數據,出現了明顯的兩個、或三個衝擊波,可能原因:(1) 衝擊錘應用的敲擊手感不良,(2) 結構本身就很難敲擊出單一衝擊波,或是(3) 敲擊實驗中沒能夠排除掉「雙敲擊」的效應。當然,首要的認知:原則上,「雙敲擊」是不可接受的。
2. 傅立葉頻譜:𝑭𝒋 (𝒇) 以及𝑨𝒊 (𝒇)「傅立葉頻譜」,因為是複數,圖示為其振幅圖。案例 (2) 𝒇𝒋 (𝒕),其第一個主要衝擊波,相較其他兩個衝擊波,量值大,所以|𝑭𝒋 (𝒇)|分布大趨勢呈現接近水平線的「白噪音」(white noise)激振特性,但是有隨機的fence 柵欄效應。而案例 (1) 𝒇𝒋 (𝒕),出現ripple 波動效應,就是「雙敲擊」的效應。在|𝑨𝒊 (𝒇)|,會有類似fence 柵欄效應,是來自FFT數值分析之影響。
3. 功率頻譜:分別取得𝑮𝒋𝒋 (𝒇) 以及𝑮𝒊𝒊 (𝒇)「自身功率頻譜」(auto spectrum),是有「平均處理」(Averaging),AVG=3,所以,功率頻譜都有比傅立葉頻譜,比較平滑的趨勢。案例
(1):𝑮𝒋𝒋 (𝒇)同時出現ripple 波動效應以及fence 柵欄效應,這是「雙敲擊」效應的不良頻譜特徵。案例 (2):𝑮𝒋𝒋 (𝒇) 大趨勢呈現接近水平線的「白噪音」,但是仍有隨機型的fence 柵欄效應,也是不良的頻譜特徵。而𝑮𝒊𝒊 (𝒇),雖然有平滑化的「平均處理」處理效果,仍有些微的fence 柵欄效應,也是不良的頻譜特徵。
4. 頻率響應函數:最終需要判斷的是FRF「頻率響應函數」的品質,需注意:FRF = 𝑯𝒊𝒋 (𝒇) = 𝑮𝒋𝒊(𝒇)
/ 𝑮𝒋𝒋 (𝒇),AVG=3,所以,初步觀察|𝑯𝒊𝒋 (𝒇)|振幅曲線平滑許多。FRF曲線的分布趨勢以及出現的峰值,和𝑮𝒊𝒊 (𝒇)的分布趨勢與峰值相近,可初步判斷FRF = 𝑯𝒊𝒋 (𝒇)有其可用性。最主要是有平滑化的「平均處理」效果,降低了雜訊。
5. 關聯性函數:觀察全頻寬的所有頻率點COH = 𝜸𝒊𝒋^𝟐 (𝒇)「關聯性函數」,幾乎都等於1,COH = 1,只有在反共振點處,COH值比較小、接近於0,這是合理的現象。所以,由COH = 𝜸𝒊𝒋^𝟐 (𝒇)特徵,顯示FRF = 𝑯𝒊𝒋 (𝒇)可能是合理的數據。
最後還是要來判斷,當有如圖示的「雙敲擊」效應,到底得到的FRF數據是不是可用?是否可以應用於後續的「曲線嵌合」(curve fitting)嗎?進而可以成功取得結構的「模態參數」(modal parameters)嗎?就是「振動模態」,包括:𝒇𝒓、𝝓𝒓、𝝃𝒓嗎?其中:𝒇𝒓 「自然頻率」(natural frequency)、𝝓𝒓「模態振型」(mode shape)、𝝃𝒓「模態阻尼比」(modal damping ratio)。
因此,判斷FRF數據是不是可用?建議檢查:|𝑯𝒊𝒋 (𝒇)| ≈ 𝑮𝒊𝒊 (𝒇),針對兩個案例,分別說明檢查重點如下:
1. 案例
(1):首先,(1) 觀察 |𝑯𝒊𝒋 (𝒇)| ≈ 𝑮𝒊𝒊 (𝒇) 兩者曲線的分布大趨勢,大致是相同的。其次,(2) 觀察曲線出現的峰值頻率位置是否相同,在本案例,幾乎都有對應,除了在3500 Hz前,如圖示的紅色箭頭標示,有一個有疑慮的小峰值,這就需要與其他FRF的交叉比對,(3) 確認是否對應的是結構的𝒇𝒓 「自然頻率」。
2. 案例
(2):同樣的,首先(1) 觀察觀察 |𝑯𝒊𝒋 (𝒇)| ≈ 𝑮𝒊𝒊 (𝒇) 兩者曲線的分布大趨勢,大致是相同的。其次,(2) 觀察曲線出現的峰值頻率位置是否相同,在本案例,幾乎都有對應,除了如圖示的紅色箭頭標示,在4個頻率點,出現有疑慮的小峰值,這就需要與其他FRF的交叉比對,(3) 確認是否對應的是結構的𝒇𝒓 「自然頻率」。
由以上討論,針對有「雙敲擊」現象,能夠避免,就要盡量避免。但是,如果已經有「雙敲擊」現象,又無法再重作敲擊實驗時,就可以依照以上方法檢查,針對出現的有疑慮小峰值,在「曲線嵌合」時,就需要確認、排除不是𝒇𝒓 「自然頻率」的峰值。
最後,綜合這個單元的討論,雙敲擊的FRF可用嗎?原則上,還是避免使用有「雙敲擊」現象的FRF數據,進行後續的「曲線嵌合」,綜合結論如下:
1. 瞭解「雙敲擊」(double hit/double impact)現象:檢查𝒇𝒋 (𝒕)時間波形,盡量避免發生「雙敲擊」。
2. 瞭解「雙敲擊」對原始量測與信號處理數據的影像:包括:時間波形、傅立葉頻譜、功率頻譜、頻率響應函數、關聯性函數,都要逐項檢查。
3. 瞭解如何判斷FRF數據是不是可用?建議檢查:|𝑯𝒊𝒋 (𝒇)| ≈ 𝑮𝒊𝒊 (𝒇),觀察:(1)分布的大趨勢、(2)出現的峰值、(3)需要確認、排除不是𝒇𝒓 「自然頻率」的峰值。
以上個人看法,請多指教!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