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聲學學術交流研討會議(2018 The 11th Cross-Strait Acoustics Conference)活動報導

(2018.08.27張博鈞撰)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聲學學術交流研討會議(2018 The 11th Cross-Strait Acoustics Conference, CSAC 2018) 於2018年7月26日至7月27日在中國,香港(China, Hong Kong)舉行;會議由舉辦至今,已分別在台灣、澳門、北京、雲南、杭州、上海以及香港招開,此次會議再次於香港舉辦,由香港聲學學會與香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主辦,並由上海市聲學學會、台灣聲學學會、台灣振動與噪音工程學會、澳門聲學學會和上海章奎生聲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共同協辦。

本次會議由香港聲學學會(Hong Kong Institute of Acoustics, HKIOA)與香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主辦(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HKPU) 主辦此次海峽兩岸聲學學術交流研討會議;本屆研討會共有近24篇論文正式發表,分別來自香港13篇,篇數名列第1多,其次是中國8篇、台灣2篇以及澳門1篇,分別有2場次進行。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聲學學術交流研討會議開幕式在2018年7月26日上午9點30分舉行,由召集人馮百如先生主持,除了致歡迎詞外,也談CSAC研討會的宗旨與未來期許,也邀請香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成利講座教授一同進行開幕儀式。

由各發表論文之主題可觀察到,大多數之研究與聲學、消音以及隔震相關,也可發現研究主題中,多半圍繞在人類居住環境之舒適度、減震、噪音改善等相關主題,也藉此發現近年來的研究主題,越來越貼近於生活應用面上,這也顯示出兩岸的生活文化上,越來越重是生活上的振動與噪音等相關議題,而不再侷限於機械工程上的應用。

大會也精心安排四個場次的專題演講(Keynote Speech),分別如下:

1. ACOUSTIC DESIGN FOR PERFORMING ARTS CENTRES IN CHINA OVER THE LAST 12 YEARS, Dr. Thomas Scelo, Marshall Day Acoustics, Hong Kong.

2. DESIGN OF INTELLIGENT SURFACES FOR ENERGY INTENSIVE PROCESSING INDUSTRY, Adjunct Professor Kin-Che Lam,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3. 寬頻共振吸聲結構及其應用,毛東興教授,同濟大學聲學研究所, Shanghai.

4. MEMBRANE-TYPE ELASTIC METAMATERIALS FOR NOISE ABATEMENT APPLICATIONS, Z Yang,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ng Kong.

本次的專題演講安排馬歇爾戴聲學公司Thomas Scelo博士進行開場,其演講關於中國各地表演藝術中心之聲學設計,演講內容提到不少表演藝術中心在空間、美學以及聲學設計的原則,引起各學者的踴躍討論。接續是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訊管理系林健之教授,進行締造宜居的生活環境之研究分享,演講中指出許多城市噪音引發原因,以及影響居住生活的關聯性探討。接著是由同濟大學聲學研究所毛東興教,授進行寬頻共振吸聲結構及其應用,探討不少吸音材料在不同幾何、材料的吸音效果,並分享實際改善聲音傳遞的案例。最後由香港科技大學楊志宇教授,談薄膜類彈性超材料的降噪應用作為主題演講的壓軸。


一、 與會心得

海峽兩岸聲學學術交流研討會議目前舉辦至第十一屆,會議舉辦至今分別在兩岸三地皆有舉辦過,而今年便再次回到香港舉辦。本次海峽兩岸聲學學術交流研討會承襲往年精神,推動海峽兩岸、香港與澳門等地從事聲學技術與環境噪音與振動學相關的專家學者之間的交流、促進友誼、並鼓勵促使各地能創建或改進相關的技術,達到成功的學術交流。

在此次會議有許多新的體驗分述如下:

1. 報到作業:這次研討會有24篇論文投稿,加上與會的貴賓大約80人左右,於報到過程工作人員引導順利,沒有過度繁雜手續,僅簽名即完成報到手續。

2. 繳費收據證明:本次參加研討會繳費方式彈性,可用轉帳或是到現場繳費;若使用轉帳者,大會已經將列印好的正式收據,放在每個人資料袋中,而現場繳費者,則會當下開立收據給予報到人,展現高效率。

3. 會議資料袋:資料袋內容包含議程表以及本次研討會發表者之全文的論文集,在會議中如有興趣的主題可翻閱全文,幫助與會者了解發表者的研究內容。

4. 大會開幕儀式:本次的開幕儀式沒有過度冗長的致詞,雖是在華人地區舉辦,但開幕過程中還是考慮到非華人地區的與會者,因此開幕皆會有中英文的開幕版本。

5. 論文發表的時間控制方式:本屆會議的所有發表論文必須在論文發表前進行上載檔案;時間的控制,是由主持人掌握,台下則會有舉牌手告知報告時間剩餘多少,一般的研討會模式相同。

6. 專題演講者及主題特色:本次研討會唯獨可惜未有分類各研究主題,很難從題目快速得知發表者的研究屬於何種領域。

7. 專業參訪 : 主辦單位香港理工大學也特別安排半天的專業參訪行程,參觀香港理工大學內的鐵路實驗室、3D打印工作室、航空工程實驗室,展現該校的研究能量與實力,名副其實的特色校園。

感謝科技部補助本人經費出席海峽兩岸聲學學術交流研討會議,讓振動與噪音實驗室(Vibration and Acoustics LAB, VAL)的研究能夠發表於海峽兩岸,以往研究生只有參加國內研討會的機會,畢竟受限於交通金費,一般的研究生很難有機會將自己研究推出去國外,而國內的研究實力也不亞於國外,此為可惜之處。

在此次參加海峽兩岸聲學學術交流研討會中,大會也特別安排半天的專業參訪行程,參觀香港理工大學內的鐵路實驗室、3D打印工作室、航空工程實驗室;鐵路實驗室主要是與港鐵公司合作進行研究,主要研究地鐵在振動上的健康監測、預防保養、預知保養以及鐵路制振等研究;3D打印工作室的參訪中,可以看到香港理工大學在3D打印中的重視,應用層面包含醫療、民生、工業等領域,而非單純玩創意設計。航空工程實驗室則是在做關於飛機安全檢測的實務研究,應用非破壞性的檢測評估飛機關鍵零組件的壽命程度,在航空工程實驗室的參訪中,觀察到香港理大內的航空工程實驗室不是隨便對外開放的且非教學單位,若不是此次的研討會活動特別申請,恐怕也沒機會進入研究中心一探究竟;此次學術研討會結合在地學校的特色研究推廣,除了達到學術交流之目的,也成功行銷香港理工大學的學術形象,讓我更知道自己研究領域於產業界的應用,且能跟各方學者討論獲得些許啟發,實屬難得經驗。


二、 發表論文全文或摘要


Experimental Modal Analysis and Model Updating on Outdoor Unit of Conditioner

英文摘要:

The correctness and reliability of Finite element (FE) model is crucial to ensure structural simulation to fulfill its purpose. This work presents the FE modeling techniques and model updating for outdoor unit of conditioner (OUC). The original FE model of OUC has to reveal the reality of structure, including geometry, material, interface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to be validated by experiments. The general approach is to perform experimental modal analysis (EMA) on the real structure and obtain structural modal parameters. At the meantime, one can numerically obtain structural modal parameters from FE model. Model updating is to adjust the FE model such that both FE model and real structure are equivalent base on the agreement of structural modal properties. Results show the updated FE model of OUC can reveal good agreement with real structure in modal and frequency domain properties.

空調室外機系統之實驗模態分析與模型更新

中文摘要:

有限元素模型(FE model) 的正確性和可靠性對於確保結構模擬達到其分析目的相當重要。本文介紹了空調室外機(OUC) 有限元素模型之建模技術與模型更新。建構OUC的有限元素模型必須呈現結構之物理特性,包括幾何形狀,材料性質,接觸介面和邊界條件等,並施以實驗進行驗證。一般的方法是對結構進行實驗模態分析(EMA)以獲得結構模態參數。同時,也可由有限元素模型之數值分析求得理論模態參數。模型更新在調校有限元素模型參數,使得分析模型和實際結構之結構模態特性相符。結果顯示,更新後的有限元素模型在結構模態和頻率域特性能充分呈現空調室外機實際結構振動特性。

三、 建議

感謝科技部補助研究生出國參加兩岸學術交流研討會,對於研究生能夠有國外發表的經驗實屬難得,雖然本研討會的主軸是圍繞在振動與噪音相關技術,大家的背景知識是相同的,但因為應用面、研究主題的不同,大家的領域知識就會有明顯的差異,透過不同領域的學者互相交流才能創建或改進相關的技術;也因此次出國參加研討會,訓練上台發表與交流的勇氣,並與各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分享成果與經驗,讓我們更了解自己所研究的領域於產業的發展狀況,建議科技部能夠持續補助學生出國參加研討會,相信每位研究生都會成長不少。

四、其他

研會現場海報

研會現場海報

大會手冊、出席證書及感謝狀

會議主持人、召集人馮百如教授舉行大會開幕儀式

大會邀請香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成利講座教授一同進行開幕儀式

專題演講-馬歇爾戴聲學公司Dr. Thomas Scelo博士開場,談過去十二年中國表演藝術中心之聲學設計,展現建築美學與聲學設計結合

專題演講-林建枝教授進行於為城是締造宜居的聲環境之研究分享,在場多位專家透過討論互動交換了不少實例經驗

張博鈞研究生發表論文- Experimental Modal Analysis and Model Updating on Outdoor Unit of Conditioner

張博鈞研究生發表論文- Experimental Modal Analysis and Model Updating on Outdoor Unit of Conditioner

張博鈞研究生接受大會頒發感謝狀

7/27專業參訪:鐵路實驗室、3D打印工作室、航空工程實驗室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