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單元要來探討的主題是:「材料阻尼比」(material damping ratio)或「結構阻尼比」(structural damping ratio),一定要以實驗方法,來量測嗎?簡單的回答:是!一定要透過實驗方法來量測,才可以得到「材料阻尼比」或「結構阻尼比」。
首先,回顧前一個單元,講到「材料阻尼比」(material damping ratio)以及「結構阻尼比」(structural damping
ratio),這兩個名詞。簡要結論如下:
1. 「零組件層次」(component
level),來看典型的隔振組件(isolator component)的形式,例如:(1) 橡膠腳墊(rubber pad),(2)
特殊形狀的橡膠腳墊(grommet),(3) 單純的彈簧(spring)。要求得像隔振器(isolator)零組件的「材料阻尼比」,從「零組件層次」(component level),要直接度量出這些隔振組件的「阻尼」(damping)效應,是沒法做到的。
2. 「系統層次」(system
level)來看,隔振組件之隔振器的上方,都會安置機器、機械組件的承載物,而形成一個結構系統,所以稱為「系統層次」(system level)。必須透過「系統層次」(system level),由承載物的質塊效應,才有辦法透過實驗量測,度量「結構阻尼比」。
3. 在「系統層次」(system
level),採用的是具有「黏滯阻尼模型」(viscous damping model)的SDOF (single degree-of-freedom)單自由度系統模型:就可以透過:(1) 時間域法,或是(2) 頻率域的半能量點法,求得:𝝃 「黏滯阻尼比」(viscous damping
ratio)。
雖然,本單元主題在談:「材料阻尼比」(material damping ratio)或「結構阻尼比」(structural damping
ratio),一定要以實驗方法,來量測嗎?簡單的回答:是!
再參閱圖片右上方的「黏滯阻尼模型」(viscous damping model)的SDOF (single degree-of-freedom)單自由度系統模型。其中,系統參數(system parameter):「質量」𝒎、「黏滯阻尼係數」𝒄、「彈簧常數」𝒌。事實上都要透過量測取得 𝒎、𝒄、𝒌,簡單的概念來看:
1.
𝒎「質量」= Direct Measurement。
2.
𝒌「彈簧常數」= Easy Measurement。
3.
𝒄「黏滯阻尼係數」= Complex Measurement。
首先,𝒎「質量」= Direct Measurement:可以很直覺的知道,可以透過磅秤,來直接度量。就像體重計一樣,可以直接度量到 𝒎「質量」。
其次,𝒌「彈簧常數」= Easy Measurement:參閱圖片左下方圖示,是取得
𝒌「彈簧常數」的原理。由「虎克定律」(Hooke’s law)得知:外力和位移是成比例關係。
在物理實驗課程,都有學過,可以透過拉力計,量測彈簧力
𝑭𝒔,同時,可以用直尺,量測變形位移量
𝒙。實際量測時,會得到的是,如圖示的離散的數據點。可以透過線性回歸(linear regression),取得直線的斜率。此斜率的值,就是
𝒌「彈簧常數」= 𝑭𝒔 / 𝒙。所以說,是相對容易的量測,也是可以容易理解原理。
再來,要量測取得
𝒄「黏滯阻尼係數」= Complex Measurement:就不是那麼直覺式的容易理解,不過可以知道,𝒄「黏滯阻尼係數」肯定需要一種實驗量測方法,才可以取得。這是一般沒有學習過機械振動課程的人,不容易理解、瞭解的複雜量測方法。
首先,參閱圖片右邊中間圖示,要知道:「黏滯阻尼力」(viscous damping force):𝑭𝒅=𝒄𝒙 ̇ (N)。也就是「黏滯阻尼力」,是「黏滯阻尼係數」𝒄
和油壓缸移動的速度 𝒙 ̇,的乘積,都和「黏滯阻尼力」成正比。這也相當符合油壓缸的作動響應。
但是,要以實驗量測方法,取得如圖示斜線的
𝑭𝒅=𝒄𝒙 ̇ 數據,就有難度了。實務上,並不容易量測到速度𝒙 ̇(t)。所以,會採用間接的方式。
要求得
𝒄「黏滯阻尼係數」,就要先量測得到 𝝃「結構阻尼比」(structural damping ratio),就是採用具有「黏滯阻尼模型」(viscous damping model)的SDOF (single degree-of-freedom)單自由度系統假設,在先前單元,有分別介紹了:(1) 時間域法,以及(2) 頻率域的半能量點法,可以求得:𝝃 「黏滯阻尼比」(viscous damping
ratio),摘錄如下:
1. #388:【如何求得阻尼比(damping ratio)? – 時間域法(time domain method)】
2. #389:【如何求得阻尼比(damping ratio)? – 頻率域:半能量點法(Half Power Point)】
一旦求得
𝝃「黏滯阻尼比」,就可以由 𝝃 的定義,求得對應的 𝒄「黏滯阻尼係數」。
第1種方法,時間域法(time domain method):參閱第#388篇的摘錄圖示,針對工程實務上,最常見的0 < 𝝃 <
1:under damped 次阻尼。如何由時間域法(time domain method),取得結構系統的「阻尼比」(damping ratio),重點步驟流程,說明如下:
1. 量測系統的自由振動響應:取得一個具衰減效應之單頻率時間波形。
2. 取得𝒙𝟏 以及 𝒙𝒏:觀察具衰減效應之單頻率時間波形,可以求得每一個波峰的峰值。
3. 由𝒙𝟏 以及 𝒙𝒏,求得「對數衰減」(Logarithmic decrement)δ:𝜹=𝟏/(𝒏−𝟏)*𝐥𝐧 (𝒙𝟏/𝒙𝒏 )。
4.
求得「阻尼比」(damping ratio):由「阻尼比」ξ和「對數衰減」δ的關係式:ξ=δ/sqrt((2π)^2+δ^2)。如果,阻尼很小時:𝝃
≈ 𝜹/𝟐𝝅。技巧上,以取平均的方式,來取得此系統的「阻尼比」(damping ratio)。
由「阻尼比」的定義:𝜉 = 𝑐 / 𝒄_𝒄。𝜉
就是「阻尼比」,是「黏滯阻尼係數」𝑐 除以「臨界黏滯阻尼係數」𝒄_𝒄。而,𝒄_𝒄 = 𝟐√(𝒎𝒌)。所以,𝒄 = 𝝃 𝒄_𝒄 = 𝝃 (𝟐√𝒎𝒌)。
第2種方法,頻率域法(frequency domain method):參閱第#389篇的摘錄圖示,如何由頻率域法(frequency domain method)的半能量點法(Half Power Point
method)來求得,取得結構系統的 𝜉「阻尼比」(damping ratio),重點步驟流程,說明如下:
1. 量測系統的振動響應頻譜:參閱圖片右下方圖示,一個典型的振動頻譜,可以是系統的FRF「頻率響應函數」,取其絕對值|𝑯(𝒇)|,或是以加速度規(accelerometer)量測到𝑮𝒂𝒂(𝒇),也就是加速度的auto PSD 「自身功率頻譜」(auto power spectral density)。圖示中,僅顯示一個振動模態的頻譜示意圖,實務上,會有多個振動模態,每個模態的分析方法,都相同。
2. 辨識 𝒇𝒓:由|𝑯(𝒇)|或是𝑮𝒂𝒂(𝒇),其曲線的峰值(peak),對應的頻率,就是𝒇𝒓
自然頻率(natural
frequency)。
3. 取得𝑸:在𝒇𝒓頻率點,對應|𝑯(𝒇=𝒇𝒓)|的數值,就是𝑸,稱為放大因子(amplification factor)。
4. 取得𝑸/√𝟐或是小於𝑸值3 dB:在|𝑯(𝒇)|的數值,等於𝑸/√𝟐的數值,就是半能量點(Half Power Point)。如果量測的頻譜,顯示的是絕對量值,就除以√𝟐,取得半能量點。如果量測的頻譜,顯示的是dB值,就取小於𝑸值3 dB,就是半能量點。為什麼是小於𝑸值3 dB?根據dB的定義,是取log,乘以20。所以,當數值為1/√𝟐時,會是 −𝟑 𝐝𝐁。
5. 取得𝒇𝒂
和 𝒇𝒃頻率值:由半能量點=𝑸/√𝟐,與|𝑯(𝒇)|或是𝑮𝒂𝒂(𝒇)曲線交叉的位置,會有兩個交叉點,此兩個交叉點的頻率值,分別就是𝒇𝒂
和 𝒇𝒃。
6. 計算求得 𝜉「阻尼比」(damping ratio):𝝃 ≅ (𝒇𝒃−𝒇𝒂)/(𝟐𝒇𝒓
) = 𝜟𝒇/(𝟐𝒇𝒓
)。
由「阻尼比」的定義:𝜉 = 𝑐 / 𝒄_𝒄。就可以推算出對應的 𝒄「黏滯阻尼係數」。
到這裡應該有了一個概念,𝒄「黏滯阻尼係數」是必須要實驗量測才能得到,如同度量 𝒎「質量」以及 𝒌「彈簧常數」。
綜合一下這個單元的討論,「材料阻尼比」(material damping ratio)或「結構阻尼比」(structural damping
ratio),一定要以實驗方法,來量測嗎?簡單的回答:是!就如同度量 𝒎「質量」以及 𝒌「彈簧常數」,也都是實驗量測而來。總結的概念來看:
1.
𝒎「質量」= Direct Measurement。可以由磅秤,直接量測。
2.
𝒌「彈簧常數」= Easy Measurement。基於「虎克定律」(Hooke’s law)得知:外力和位移是成比例關係。是相對容易的量測,也是可以容易理解其原理。
3.
𝒄「黏滯阻尼係數」= Complex Measurement。相較於度量 𝒎「質量」以及 𝒌「彈簧常數」,就是相對複雜的量測方法。本單元,再次回顧了(1) 時間域法,或是(2) 頻率域的半能量點法,求得:𝝃 「黏滯阻尼比」(viscous damping ratio)。進而,由「阻尼比」的定義:𝜉 = 𝑐 /
𝒄_𝒄,就可以推算出對應的
𝒄「黏滯阻尼係數」,𝒄 = 𝝃 𝒄_𝒄 = 𝝃 (𝟐√𝒎𝒌)。
以上個人看法,請多指教!
王栢村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