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影片,可以聽到3個不同樂器演奏的聲音,分別是鋼琴、提琴、及鐵琴的聲音,相信每個人都可以輕易辨別出這3個聲音。那麼人耳是如何區別出來的呢?
首先,觀察時間域的波形信號,似乎,只能感覺出大小聲,以及衰減的現象,從時間域波形,是無法辨別來自甚麼樂器的聲音!
先前單元:【聲音有甚麼特徵?】,討論到聲音有三大特徵:(1)音調(pitch)、(2)響度(loudness)、(3)音色(timbre)。分別是指聲音的頻率(frequency)、聲音的振幅(amplitude)、聲音的頻率組成(content of frequencies)。
若是只有聲音的時間域波形信號,大概只能區別出「響度」,也就是大小聲,至於「音調」和「音色」就無法辨別了。
本單元,要探討如何辨別如鋼琴、提琴、及鐵琴等不同樂器的聲音,主要就是「音色」的差異,也就是聲音的頻率組成,就需要借助於「頻譜分析」。讀者可參考:【甚麼是頻譜分析?】、【頻譜分析與時頻分析有甚麼差別呢?】。
以下以「時頻分析」(spectrogram analysis),分別對鋼琴、提琴、及鐵琴的3個聲音的時間域信號,進行信號處理與解析。
首先,探討「鋼琴單音彈奏」的「時頻分析」,可以得到如圖示,說明如下:
1.
時間域波形圖:在圖示上方,代表的是原始的量測聲音信號。可以看出與「聽感」的大小聲,有相對應的關係。
3.
頻譜圖:在「時頻圖」的左側,就是此聲音的「頻譜圖」,由「聲音頻譜」,找到「第一個峰值頻率」或是有「最大振幅」對應的頻率,就是「基音頻率」(fundamental frequency),也就是「音調」的特徵。可以看出「第一個峰值頻率」,f=1050 (Hz),也是有最大的振幅,這是C6音階。同時,可以看到接近倍數頻率的「峰值頻率」,這就是鋼琴聲音的「頻率組成」,也就是「泛音頻率」(overtone frequencies),由「基音頻率」和「泛音頻率」的組成,就是「音色」,能夠辨別出鋼琴的聲音,最主要就是「音色」。
4.
時間域響度圖:在「時頻圖」的正下方,相當於,人耳在時間軸上,聽到的響度趨勢,可以看出有明顯的衰減現象。
其次,探討「提琴單音拉奏」的「時頻分析」,可以得到對應的分析圖示,著重在左側的「聲音頻譜」,和鋼琴聲音比較,可以觀察出不同的「聲音頻譜」特徵,說明如下:
1.
基音頻率:「第一個峰值頻率」,也是有「最高振幅的峰值頻率」,約在500 Hz,實際上,在此是C5=523.25 Hz,也就是這個聲音的「音調」。
2.
泛音頻率:由「聲音頻譜」圖可觀察,其他的「峰值頻率」,大約都是「基音頻率」的倍數頻率,這和提琴的振動模態相關,再另闢單員討論。不同的「泛音頻率」,其對應的聲音「振幅」是有大小之差異。
3.
音色:就是「基音頻率」和「泛音頻率」的頻率組成,使得在相同的「音調」下,而人耳能夠辨別出不同樂器的原因,就是「音色」的組成。
最後,探討「鐵琴敲擊單音」的「時頻分析」,也可以得到對應的分析圖示,簡要討論如下:
1. 時頻圖分析:可以觀察不同「峰值頻率」在時間域的「衰減」變化過程。可以看出,高頻率的聲音衰減現象比較快。
2. 聲音頻譜分析:可以觀察「第一個峰值頻率」是「基音頻率」,其他的「峰值頻率」就是「泛音頻率」,共同組成了鐵琴的「音色」。
本單元主要在說明為甚麼人耳能夠辨別出鋼琴、提琴、及鐵琴的聲音,由以上的討論,可以知道,主要的原因如下:
1. 音色:「聲音頻譜」圖中,所有的「峰值頻率」,包括「基音頻率」及「泛音頻率」的組成。
2. 「峰值頻率」對應的「振幅」:(1)不同的樂器,就算是演奏相同的「基音頻率」,其所有的「峰值頻率」會有不同的「頻率」特徵。(2)每一個「峰值頻率」對應的「振幅」大小也不同。(3)不同「峰值頻率」的「衰減率」也不同。由先前單元:【什麼是聲音的衰減現象?】,可知「衰減率」和「阻尼比」有關。
人耳能夠辨別出不同樂器的聲音,係因為「聲音頻譜」中的「頻率」、「振幅」、及「阻尼比」,也就是主要影響「音色」的3個主要因子。
本單元藉由「時頻分析」得到的「時頻圖」及「聲音頻譜」,可以觀察一個樂器聲音的特徵,包括:(1)「音調」就是「基音頻率」。(2)「音色」是「基音頻率」和「泛音頻率」的組成。(3)各個「峰值頻率」的「衰減率」特徵,也就「阻尼比」。
人的耳朵,確實是個了不起的「感測器」(sensor),也是具有了不起的「頻譜分析」能力,所以能夠聽到樂器聲音,又能夠辨別出是哪一種樂器的聲音。
以上個人看法,請多指教!
王栢村
2019.10.26粉絲團文章連結
YouTube影片連結
訂閱電子報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