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動噪音科普專欄》康熙字典怎麼解釋【聲】(sound)?


讀者看到這個主題,應該會納悶,這是《振動噪音科普專欄》嗎?是的,這個單元我們就是談康熙字典中怎麼解釋【聲】這個中文字?

有一位博學淵源的摯友說,我們的國文教育都是在學,殊不知真正的語文要從單「字」著手。又說:如果,對字義有疑慮,最好的辦法就是查一下康熙字典,就是秉持著這樣的理念,好奇的查了一下網上康熙字典,摘錄與本單元相關於「聲」的內容如下:

【張載·正蒙】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

前一個單元【聲音如何產生?】提到:聲音的產生機制,可以有兩種形式:

1.       Structural vibration induced sound 由結構振動引發的介質波動,所產生的聲音,例如:打擊樂器,就是以打擊棒敲擊鐵琴或三角鐵,使得結構體產生振動,而發出聲音。
2.       Flow induced sound 係由流場流動壓力引發介質的波動所產生的聲音,例如:管樂器,就是吹奏薩克斯風或黑管,經由流體在管路中的流動,而發出聲音。

由前單元【聲音如何產生?】與前述康熙字典對「聲」的解釋,我們可以對比說明如下:

1.       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其中,「形」就是Structure結構體,而「氣」呢?就是Flow流動的氣體。聲,是結構體與流動氣體的交相作用而產生的。
2.       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氣呢?就是flow to flow interaction,流動氣場的互激作用而產生的聲音。最典型的例子,當然就是打雷的聲音。
3.       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兩形呢?就是structure to structure interaction,兩個結構體相互接觸、碰撞、敲擊、摩擦等交互作用,而產生的聲音。一般常見的打擊樂器如鐵琴、木琴,甚至鋼琴都是兩個結構體的碰撞、敲擊所產生的聲音,而小提琴是拉弓與琴弦的摩擦,在透過音箱放大出來的聲音。
4.       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形軋氣呢?就是structure vibration inducing flow interaction,結構體的移動、振動,造成氣體流動,所引發的聲音。例如:電扇、渦輪機葉片等,或所謂飛嘯而過的弓箭、子彈等,就是這類型的聲音。
5.       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氣軋形呢?就是flow passing structure,流動氣體作用在結構體上,而引發的聲音。例如:吹口哨、吹奏各類管樂器,都是氣體流動經過結構體不同幾何形狀或長度的變異,而產生了不同的高低聲音。

真是有趣了,康熙字典的解釋,來源出處是【張載·正蒙】,查了一下維基百科:《正蒙》是北宋理學家張載的哲學著作。「蒙」是《周易》卦名,即「蒙昧未明」之意,正蒙訂正蒙昧。張載,可能也是科學家喔,對於「聲」的物理現象解釋,已經非常到位了。而且,形軋氣、氣軋形還區別出主動與被動的關係,真的是非常精準的解釋。

本文由康熙字典中,【張載·正蒙】對「聲」的解釋,也以工程聲學的角度,交互對照比較,說明聲音的產生,希望對讀者有幫助。

以上個人看法,請多指教!

王栢村
2018.03.23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