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動噪音科普專欄》鑼臍型式銅鑼之敲擊聲音與振動模態有關嗎?


一般銅鑼的結構外形,大約都是圓形的薄板結構,在觀察與探討銅鑼的振動模態(vibration mode),可以探知銅鑼敲擊後的發聲頻率特性。讀者可以回顧一下先前單元:聲音如何產生?】、【康熙字典怎麼解釋【聲】(sound)】、【打擊樂器如何分類?】、【銅鑼的「振動模態」如何解讀?

這個單元來觀察與討論,如圖示,在銅鑼的中間部位有凸起部位的鑼臍型銅鑼,我們先從敲擊這個銅鑼所發出的聲音頻率談起,並以理論模態分析所求得銅鑼的自然頻率以及對應的模態振型,做討論。除了,觀察模態振型的物理意義外,也探索這個鑼臍型銅鑼的敲擊聲音與其振動模態的關係!

銅鑼也是一種打擊樂器,透過敲擊結構體,產生結構的振動,進行發出聲音。因此,了解銅鑼的結構模態,特別是模態振型,可以探知銅鑼敲擊後的發聲頻率特性。

由圖示左下方,可以觀察由量測的聲音訊號,經過頻譜分析所得到聲音頻譜圖:主要有4個峰值頻率(peak frequency),大約是143Hz300Hz612Hz1018Hz。為什麼敲擊這個鑼臍型銅鑼的中心位置,會出現這幾個聲音頻率呢?為什麼是這樣的聲音頻率,又來自甚麼原因?打擊樂器的發聲機制,與振動模態相關,那又是怎樣的關係?

為了瞭解這些發聲頻率的產生機制與原因,我們對這個鑼臍型銅鑼建立了有限元素分析模型,並進行了理論模態分析,可以求得如圖示,在1,000Hz以內,共有49振動模態,彙整了這個銅鑼的自然頻率以及對應的模態振型

首先,解讀一下這個鑼臍型銅鑼的振動模態,分述如下:

1.      剛體模態(rigid body mode):第1~6個振動模態,其自然頻率都是0,呈現出6個剛體模態,此乃是因為此鑼臍型銅鑼是懸吊起來,相當於自由邊界狀態,所以,會有3個平移剛體模態、以及3個旋轉剛體模態。
2.      彈性體模態(elastic/flexible body mode):第7個以上的振動模態都是銅鑼結構體本身有變形效應的振動模態,所以,稱之為彈性體模態、或撓性體模態。

針對銅鑼之彈性體模態,再仔細觀察與分類,可以區別出兩種類型的彈性體振動模態,包括:

1.      銅鑼的整體模態global mode:主要的振動變形特徵是銅鑼整體面的變形振動,物理意義是整體結構的變形振動狀態,在此,也將之稱為面模態(surface mode)
2.      銅鑼的局部模態local mode:主要的振動變形特徵是此銅鑼的外側環結構,物理意義是環局部結構的變形振動現象,在此,則稱之為環模態(ring mode)

最後,最有興趣的是第91631非對稱模態,都是θ=0,也就是圓週方向沒有節線面模態。參閱聲音頻譜圖的峰值頻率上方所呈現的模態振型,可以發現:這幾個主要發出聲音的振動模態,其模態振型在銅鑼中心點敲擊位置,都不是節點(nodal point),也就是模態振型的位移不是0;而且,都是位移振幅較高的位置。因此,敲擊中心位置,就會激發出這幾個振動模態,進而發出對應於自然頻率的聲音。所以,可以稱這些(r,θ)=(X,0)模態,就是這個銅鑼的發聲模態

有趣的是,雖然這個銅鑼有許多其他的振動模態,因為,當模態振型在中心點位置,剛好是節點(nodal point),也就是模態振型的位移是0,所以,敲擊中心點時,這些模態就不會被激發出來。

這個單元觀察與探討了在中心位置有凸起部位的鑼臍型銅鑼,由敲擊此銅鑼中心位置的聲音頻譜特性,有主要4發聲頻率。由理論模態分析求得了此銅鑼的模態參數,也就是自然頻率模態振型,由模態振型的特徵,可以解讀與印證此銅鑼的發聲模態(r,θ)=(X,0)面模態

希望本單元的介紹,可以讓讀者對解讀一些複雜形狀結構「模態振型」的物理意義有幫助!同時,也認識打擊樂器的發聲機制,打擊樂器的發聲頻率,其實就是結構的特定振動模態

以上個人看法,請多指教!

王栢村
2018.06.11

YouTube影片連結




0 意見:

張貼留言